山东大学考研(山东大学考研分数线)




山东大学考研,山东大学考研分数线

从1972年山东大学正式创建考古专业算起,到2022年已有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回顾考古专业50年的发展历史,如果加上成立考古专业之前的时期,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

(1972年之前)

山东大学考古专业正式成立之前,曾经有一个较长的准备时期。远的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齐鲁大学吴金鼎先生在城子崖遗址发现龙山文化,刘咸先生带领山东大学文学院部分学生参加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滕县安上村的考古发掘。而直接的渊源则是刘敦愿先生1953年参加河南烧沟汉墓的发掘,1954年在山东大学历史系开设“考古学通论”课程,而后不间断地在山东各地开展田野考古调查。这些考古活动为在山东大学设置考古专业做了充足准备,并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所以,酝酿已久的考古专业于1972年经国家批准正式创建,应该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起步阶段

(1972~1977年)

1972年创建考古专业和成立考古教研室时,教师只有刘敦愿、蔡凤书和李肇年三位先生。师资的严重缺乏是制约这一阶段考古专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经刘敦愿先生多方联络,先后从校内外引入了李发林(1972年)、宋百川(1973年)和马良民(1974年)三位先生,并从第一届毕业生中挑选于海广留校任教,使考古专业的专业教师增加到7人。因为教师的不足,这一时期的部分课程则临时聘请校外的教师担任,如北京大学的李伯谦、故宫博物院李知宴、北京图书馆的徐自强、徐州师范学院的严孝慈、郑州大学的王兵翔、山东博物馆的张学海、王恩田和朱活等先生,都来山东大学给考古专业学生讲授过不同门类的考古和文物专业课程。

这一阶段的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只保持有一届在校学生,上一届毕业之后再招收新生。考古专业的学生人数也比较少,1972级只有10人,1975级增加到15人,并且招生范围局限于山东省内。学生的考古发掘实习,除了第一届学生在尹家城遗址(1973年)进行了小面积(100平方米)的短时间(共21天)独立发掘,其他如泰安大汶口遗址的考古发掘实习,都是依托山东博物馆和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等单位的考古发掘工地进行的。

这一阶段随着考古专业的教师队伍逐渐扩充,校内外结合完成了两届考古专业学生的培养任务。在课堂教学和田野实习两个方面为山东大学考古专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阶段

(1978~2001年)

1978年是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这一年从辽宁省朝阳市引进了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徐基先生,并分别从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和山东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中分配来了任相宏、刘凤君、张智奎和赵平文及调入李淮生(1979年)5位年轻人,从而使考古教研室的教师队伍增加到13人,基本满足了教学工作的需要。到1987年,先后又有栾丰实、王之厚(1982年)、许宏、崔大勇(庸)、杨爱国(1984年)、倪志云(1985年)、方辉(1987年)一批年轻人留校任教,使在职的教师队伍人数增加到创纪录的17名(1987年之前,李肇年、张智奎、赵平文三人先后调出考古教研室)。新石器时代考古、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和魏晋隋唐考古等不同研究方向的学术梯队基本搭建起来。同时,还先后调入张守林(文物修复和库房管理工作)、张洪英(绘图和资料室管理工作)和于保平(考古摄影)等负责考古教研室的技术和资料管理工作。

国家恢复高考之后,山东大学1978年开始招收考古专业本科学生。此后,由送完一届再招下一届改为隔年招生,同时在校的本科学生增加到两届,每届学生人数保持在20人左右,各类课程的设置也逐渐规范化。同时,从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78年考古专业毕业合影

从这一阶段开始,山东大学考古专业的田野考古实习由以往的配合其他单位的发掘工作进行,改为由学校独立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和独立进行发掘实习,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现在。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可以根据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发掘时间和工作进度,困难之处是需要独立的经费支持,所以,学校层面的理解和切实支持非常重要。关于具体发掘遗址的选择,一般在充分考虑满足学生实习要求的同时,结合当时的学术课题和学术研究前沿,尽量将两者较好地结合起来,既完成了培养人才的任务,又取得能够推动学术进步的研究成果。如泗水尹家城、济南大辛庄、邹平丁公、长清仙人台、沂源姑子坪等遗址的发掘实习,均取得较好的成效并有重要成果面世。1988年,山东大学还和惠民地区、邹平县合作,在邹平丁公遗址附近建立了占地10亩的考古实习基地。特别是1989年《泗水尹家城》的出版,是在设立考古专业的大学中比较早地出版的学生实习考古发掘成果。而这期间发掘的丁公、仙人台、双乳山和洛庄汉墓等遗址,先后获评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绩在全国高校中仅次于北京大学。

1981年 尹家城遗址 蔡凤书先生为大家讲解陶片

这一阶段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比较注重中外考古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开展合作考古研究。例如:1982年蔡凤书先生就作为教育部较早派出的访问学者到日本京都大学访问和学习两年,加强了中日考古学者之间的联系,推进了中日文化交流;美国学者林道夫在1979年来山东大学访问一年,师从刘敦愿先生学习中国艺术考古;1984年美国哈佛大学张光直教授受国家教委的邀请来华,先后在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讲学等。再如,1995年以来,山东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联合开展的鲁东南地区系统考古调查和两城镇遗址的考古发掘,不仅使我们对这一地区史前和历史时期的区域社会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关于中国考古学研究的转型及多学科合作研究的实践等重大问题,均有实际的收获和影响。

总之,这一阶段是山东大学考古专业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不仅本科和研究生的培养有规可循,把室内和田野两个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还连续举办短期文物干部培训班,培养了大批文物干部,为助力地方的文物考古事业做出积极贡献,而且在考古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进而在2000年独立获得考古学博士授权点。

2004年首届博士毕业

成熟阶段

(2002年以来)

2002年5月,在学校的支持下组建成立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从此我们不仅有了专门的办公和研究场所,学校还拨付给一定数量的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经费,并连续出版大型学术辑刊《东方考古》,从而使考古学科开始走上相对独立发展的快车道。2012年在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基础上成立的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研究机构,得到了学校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有力支持,促进了山东大学考古学科的快速发展。

《东方考古》第21集出版

学科门类齐全。这一阶段特别是后半期,考古专业的教师人数迅速增多,由最初的10人左右,增加到目前的50余人。研究方向也大大拓展,新增加了人类起源和旧石器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环境考古、人骨考古、水下考古、文物保护和修复、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学等分支学科。

完善培养体系。自2002年起,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开始每年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考古学人才培养体系。2010年之后还增加了文物和博物馆本科专业和文博专业硕士,招生人数也较之前一阶段成倍增长。同时,在本科生的培养阶段开始实施课堂、田野和实验室三位一体的新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室建设。20世纪末期,随着黄河和长江流域等主要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和发展谱系逐渐建立起来,中国考古学研究的重心开始由以年代学为中心的文化史研究向古代社会研究转移,我们曾称之为中国考古学研究的转型。为了更好地研究以人为中心的古代社会,就需要采用不同的科学技术方法来获取更多的研究古代社会的资料和信息。所以,除了更加精细化地开展田野考古工作,建设不同类别的实验室是获取各种新资料和信息的重要途径。2002年以来,山东大学考古专业陆续建立了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环境考古、人骨考古、陶器考古、玉石器考古、各类文物保护等十几个实验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由教育部支持的国际联合实验室,有力地支持了考古学科的发展。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已经或者正在改变以往传统考古学的固有观念,赋予了考古学更令人向往的学术魅力。

田野考古工作。这一阶段的田野考古工作,始终坚持精细化发掘和多学科合作的新思维。将鲁东南地区的系统考古调查方法和两城镇遗址的聚落考古发掘理念,运用到济南大辛庄、长清月庄、即墨北阡、章丘焦家、菏泽青邱堌堆和邹城邾国故城等遗址的发掘和枣庄薛河流域的区域系统调查之中,并有所发展,培养了一批批较好地掌握了新的田野考古方法的后备力量,从而促进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中外合作考古。前一阶段山东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合作开展的鲁东南考古调查和两城镇遗址发掘之后的室内研究,持续进行了20年之久,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同时,进一步拓展了中外合作考古的范围和内涵。例如:与日本九州大学合作开展的“山东半岛地区的稻作农业及其东传的综合研究”项目,推进了关于东北亚地区早期农业和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联系的研究;与德国欧亚考古研究所的合作,不仅有具体的研究项目,如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年代学研究等,还合作创办了一期《中国考古和古环境》的英文杂志。在教学方面,利用台湾立青文教基金的有利条件,先后聘请了10名不同国家的著名考古学家来山东大学进行短期讲学,极大地拓展了考古专业学生的学术视野。近年来,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山东大学组成的考古队先后赴非洲肯尼亚和欧洲法国,与当地考古学者合作开展旧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已取得重要学术成果。

2005年日照聚落考古会议期间研究生与费曼教授合影

回顾山东大学考古专业50年来的发展历程,其中蕴涵着几代学者长时期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本书所收录的50余篇采访稿件和回忆文章,主要来自在山东大学考古专业任教的老师和2002年之前的历届毕业生。他(她)们饱含着对母校的崇敬和感恩之情,从自己的心路历程和亲身经历中,提炼和挖掘出许许多多感人的情节和故事。我相信大家阅后不仅会感同身受,又使我们好像重新回到了20年前、30年前和40年前的山东大学文史楼和小树林,回到了我们曾经付出辛勤汗水、最初学习田野考古发掘技能的尹家城、东海峪、大辛庄、丁公、仙人台、周河等考古发掘工地。

在庆祝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50周年之际,我们特别缅怀考古专业的创始人刘敦愿先生、蔡凤书先生和李肇年先生,以及为考古专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宋百川先生、李发林先生等。关于他们在山东大学考古学科成长过程中的辛勤付出和重要贡献,许多人在本书的访谈中有较好的详细回忆和反映。

最后,祝愿山东大学考古学科在未来的50年,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精诚团结,求实创新,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由 闫广宇 郑佐一摘编自 《温故集》编辑组 编《温故集:纪念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50周年访谈回忆录》 之 栾丰实序言。内容有删节、调整。

(审核:孙莉)

978-7-03-075728-9

定价:188.00元

赛博古公众号

微信号 : spkaogu

新浪微博:@科学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

山东大学考研(山东大学考研分数线)

赞 (0)